摘要 位于红岭片区的梧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后因为臭气问题,屡遭附近居民投诉。如今,随着该垃圾填埋场上马沼气发电项目,垃圾堆积产生的臭气将转化成为电能,服务广大用户。
8月30日上午,工作人员正在预处理设备前进行检查。谢韵/摄
位于红岭片区的梧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后因为臭气问题,屡遭附近居民投诉。如今,随着该垃圾填埋场上马沼气发电项目,垃圾堆积产生的臭气将转化成为电能,服务广大用户。据梧州市中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沼气发电项目副总经理张庆好介绍,自8月26日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后,截至8月29日晚8时,共发电7万余千瓦时,这也是梧州市首个沼气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目前,梧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每天需要处理垃圾约580吨,场内垃圾每天产生约10000立方米沼气。8月30日上午,记者在梧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看到,垃圾填埋场内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覆盖上一层灰色HDPE塑料膜。在塑料膜之下由垃圾产生的沼气,通过附近的管道抽至离垃圾填埋场内主垃圾堆约300米处的沼气发电项目主机组。在这里,沼气将通过预处理设备的过滤处理,进入燃气发电机组,并在燃气发电机组内转化为电能,再通过附近的高压配电房,将电能输送给南方电网。
当天,在燃气发电机组的工作间内,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机组的主控制系统,检查机组运行是否正常。燃气发电机组的调试工程师黄伟力告诉记者,该机组从奥利地生产组装后才来到梧州,其发电效率高,并网情况稳定。8月26日,两台机组已经开始试运行,24小时全自动化运作,机组每小时可以抽取600立方米的沼气,产生1000千瓦时的电量。“此外,燃气发电机组在检修维护期间,不能将生物能转化为电能,因而经过预处理设备过滤的沼气将通过火炬设备进行燃烧,达到无害化处理。”黄伟力说。
鉴于目前为试运行阶段,两台机组并不满负荷运作。截至8月29日晚8时,两台机组共发电7万余千瓦时,除去自身使用的部分电能,约有6万余千瓦时的电能输送到南方电网。
“目前由于场地原因,我们的HDPE塑料膜仅覆盖了约八万平方米的垃圾,约为垃圾填埋场面积的三分之一。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增加覆盖面积,并于今年下半年实现两台机组的满负荷运作。”张庆好表示,沼气发电项目明年还将根据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填埋情况作进一步规划。(记者 谢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