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源网讯 推广使用节能产品,促进扩大消费需求——这是本周正在自治区进行的2009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16个字倡导着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有着促使节约能源成为社会共同意识的深层含义。
当今世界,谁拥有资源,谁就掌握着发展的主动权。能源作为基础性、命脉性资源,其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充分地开发能源,科学地利用能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就成为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目前,依托我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一个个“追风逐日”的新能源项目,正在辽阔的天山南北拔地而起。在额尔齐斯河沿岸,目前已有8家国内知名电力企业入驻,签署了186.2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协议,投资额达186亿元,工程建设已陆续展开;在边远的农牧区,1200座太阳能独体电站,解决了40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
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因地制宜推广沼气、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农村户用天然气,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在自治区和各地一系列鼓励新能源发展政策的春风吹拂下,一年来,新能源建设高潮频起,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让人们对其前景更加充满期待。
在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的投资计划列入其中,因此,抓住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利用新能源,发展新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不只是能源结构的转变,更是一个崭新产业的蓬勃兴起,以及自治区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新技术、新材料的日新月异,使我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呈现美好前景。这些年,自治区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技兴新”计划,把新型能源的开发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新疆能源消费结构中已占到95%以上。以自治区三大风电场的主力达坂城风电场为例,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万多吨,减少二氧化氮排放量约8万吨。因此,积极开发新疆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水、风、太阳能、生物质能,可大幅降低碳排放量,减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虽然地处偏远,但我区科技人员的节能观念并不落后。新疆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目前,新疆新型能源产品的开发工作已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但大力培养公众的节能意识,才能最终使节能成为永恒主题。
在6月14日的节能宣传周活动现场,数千支由国家财政补贴的超低价节能灯被抢购一空。这些节能产品由国家发改委统一招标后形成了招标价,在此基础上,居民购买这些产品时国家财政再补贴一半,大宗用户购买的补贴30%。补贴之后,实际购买价约为市场零售价的1/4,这一售价比市场上的普通灯管售价还低。在自治区,正在进行的还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行“以奖代补”资金拨付方式,乌鲁木齐今年已投入近2.7亿元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造后,能达到节能50%的标准。
节能降耗,既是共同建设好我们美好家园的需要,也是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事实昭示我们,节能降耗,关乎人人,理应人人有责。只有自觉将节能降耗变成我们每个人的具体行动,才能节约大量的宝贵资源,也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节能是全民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意识的生成却需要激励和培养。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共同促进环境改善。(稿源: 新疆日报)